日语语言文学专业考研,上外难不难?日语需要达到什么水平,日语多少级比较稳?
考研建议努努冲一下211、985院校,这样毕业后长远考虑对职场上帮助更大一些!例如上外、北外、上大、复旦等也都是非常好的选择。可以择校这方面,可以对比一下意向院校的统考报录比,以及初试复试专业课出题特点、考察的知识点范围,选择一个相对好上岸的。上外 北外 ,是外语专业里面最顶尖的社会认可度也是最高的两个学校,当然竟然也相对比较激烈,需要很好的准备一下。
以下是上外日语语言文学专业考研统考方面,可以跟其他院校的对比一下,供备考择校参考哦!
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2、同等学力本科结业生(且需在国家一级中文核心学术期刊(CSSCI)上发表两篇及以上与报考专业相近或相关的学术论文)
3、高职高专学历学生(须毕业2年以上,且需在国家一级中文核心学术期刊(CSSCI)上发表两篇及以上与报考专业相近或相关的学术论文)
可以跨专业报考,而且历年也有不少大学是非日语专业的考生一样成功上岸。
上外日语语言文学专业所属学院是日本文化经济学院,成立于1959年,我国培养专业日语人才的主要基地之一。1981年获得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2000年12月又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并于2002年开始招收博士生。
学院的科研成果在国内日本学研究界也居领先地位。据最新统计,迄今为止,学院在职教师共完成科研成果800余项。同时,学院还陆续承担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国家重点规划教材项目,不少成果获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和上海市或校级教学奖项。此外,每年学院还独立或与日本、韩国各大学合作举办了多次国内、国际日本学国际研讨会,密切了学界交流,促进了教学科研的迅速发展。
学院与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大阪大学、法政大学、爱知大学等10余所大学建立了稳固的校际交流关系。每年派遣2-4名教师以及40余名品学兼优的在校本科生、硕士生或博士生赴日进修,为提升教学质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此外,学院每年还得到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日中友好基金会以及其他各类奖学金项目的资助。
备考上外的日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建议日语基础至少在考试前达到或接近专四优秀、或专八良好,或N1 153分以上,指的是基础,不是一定要有证书(对于本科生源,上外不要求考级证),历年考上的基本都是这些基础的。也就是说,你们这些基础的考生,到时做同一份试卷按分数高低录取一些人数。
巩固好基础是一方面,同时一定要围绕上外专业课的命题特点进行应试准备,争取分数考高。
日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专业是学硕,老牌专业(从1981年就开始招生了),上3年,学费2.4万,3年都要上课,写论文发表课题研究。培养方向是教学、科研学术方向。将来继续考博的话会相对有优势一些。
上外考研日语语言文学这个专业报录比是5%左右,考试竞争还是蛮激烈的,近些年每年统考有280人左右报考,统考录取12人~23人。
上外考研日语语言文学统考报录比、报考人数、录取人数、复试分数线、考试人数、推免人数:
② 外语(201 英语一、202 俄语、240 法语、241 德语、242 西班牙语、243 阿拉伯语、244 意大利语、245 葡萄牙语、246 朝鲜语)任选一门
除了政治、英语一、202俄语之外,其他试卷都是上外自命题。其他二外的难度相当于专四中下水准,或B1-B2水准,二外是零基础的考生建议提前一年把二外学起来,避免后半程压力大。
上外日语语言文学初试分算法:政治*120%+二外*20%+日语综合*120%+写作与汉译日*120%+政策加分,排名是按这个分数进行排名的,另外,政策加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每年基本上没有能获得的。
这一科满分150分,考试时间3小时。是重在考察日语基础知识是否扎实,所以在题型设置中有许多的基础词汇题,比如根据汉字写假名、根据假名写汉字、写出日语外来语的中文释义,写出日语惯用语的日语释义等。
此外,还有基础语法的考察,比如助词填空(在一句话中抠出几个空格,根据句子逻辑每空填一个假名)、语法选择填空题(会出现N3-N1或专八范围的语法辨析,例如わけではない、わけがない、わけにはいかない)
除了考察日语基础之外,还考察对于日语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与文学文化的知识面。比如阅读理解题、古典日语选择题、文学史选择填空题,以及作文题。总的来说,专业课一的题型覆盖知识点广,涵盖的面较大。
这一科满分也是150分,考试时间3小时。重在考察日语运用能力,包括作文题和汉译日翻译题两个部分:
作文,一般是议论文,写不少于500字。根据一段话的描述写自己的看法,平时多积累日语知识、加强日语遣词造句能力,尤其是到比如6月份左右开始建议每周坚持练笔一篇或两篇作文,坚持下来,熟能生巧,一定会有由量到质的收获。
汉译日,一般是给出一篇650字左右的汉语文章要求翻译成日语。该部分涉及的文章类型多样化,包含了文学类、政治类,小说类等等(近几年考的都是文学散文)。所以,平时备考中需要多多积累文学类的词汇、表达。也多加强日语文章的阅读量、汉译日翻译练笔。
夯实基础,熟练掌握《综合日语教程》各册中的基础知识,加强对单词、惯用句、阅读理解、写作及翻译能力的训练,揣摩出题方式及考察方向。
假名写汉字部分。主要考查两点,一是对日本汉字写法的掌握,二是对单词使用哪个汉字的掌握。由于中日两国在汉字简化上面有不少不同的地方,使得同一个汉字中日两国的写法有有时会有一些区别,区别较大的汉字没有问题,而区别较小的汉字,由于中国考生同样使用汉字,则很有可能会忽视这些区别,这一点应该引起注意。
另外从考题来看,在难度上似乎没有很大的增加,但是日本目前常用的汉字有2000多个,仍应该注重积累。
外来语部分。只考查对外来语意思的掌握程度,且外来语主要是名词,没有诸如活用之类的问题,基本只要外来语及中文意思一对一对应起来则可,就考题来看有从时事新闻里取新词的趋势,因此平时应该多关注一下日本方面的新闻。
惯用句部分。考虑两个点,一是对惯用句意思的理解,二是能否用简洁的日语进行解释。由于惯用句属于相当独立的东西,在记忆和积累上没有什么技巧可言,不过平时可以养成看日语解释的习惯,以防出现大致知道它的意思却不知道怎么用日语进行适当的表达这样的问题。
不过从历年考题来看,出题偏向性很大,像“ばかりに、どころか、ながらも”等就多次出现过,可以重点记忆。
由于上外另一门专业课写作与汉译日的存在,这部分内容还是比较简单的。除了有两年考小段落以外,都是考翻译句子,表面上看是翻译题,本质其实是语法题,基本上每一句句子包含了一个语法点,而这个语法点一般来说还算比较偏,而且是不能从字面推测意思的,例如“XXどころの騒ぎじゃない”这样需要整体来理解的东西。这部分内容在复习语法的时候可以同时进行练习,看到有生僻的语法点则重点记忆并尝试翻译例句等就行。
阅读一般为叙事或说明文,主要考点有单词读音、汉字写法这样考查基础语言知识的题,也有填接续词,划线部分同义转换等这样考查对文章理解的题。同义转换部分一般要求找出原文,并规定了字数,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了考生取巧的可能。不过16年的考题里面还出现了考查文学常识的题,这个需要在复习文学史的时候注重积累。
古文部分考点基本只有两个,一是考查古文助动词的意思,二是考和歌翻译。古文助动词意思本来在古文学习就占大头,在学习时需要重点注意,但就考题来看,难度不大,基本是考单个助动词的意思,很少会考一些复合的内容。和歌翻译有两种解法,一是直接背诵和歌的现代语译,二是深入理解古文语法,但和歌有些语法有一定难度。
概况及文学史部分考的内容不深,但是比较广所以需要一定和积累,主要考点集中在作家及作品的对应方面,偶尔会考一些诸如流派和作家的对应,以及一些作家参与过的重大事件,由于都是一些相当有名的事件,所以内容不多,在复习时进行积累就可。
一、毅然、執着、木枯らし、怠り、殺風景、翻る、恣意的、今昔、慎重、躊躇
2.詳細につきましては、恥ずかしかったこと。。。が思い出される。
3.祖父は政治家だが、私はこれまで政治。。縁のない人生を送ってきた。
4.信頼してくれる人を騙して利益を得よう。。、恥を知れ!
6.男性中心の社会では、女性である。。。。、不利なこともある。
8.年になると、付き合う。。。。結婚のことも考えなければならない。
写作与汉译日科目(满分是150分,考试时间3小时):
不少于500字的写作(通常都是议论文)、汉译德篇章段落翻译(一般都是650字左右的文学散文题材的)。
主要是议论文写作,不少于500字;文学散文题材的翻译为主,600字左右。
上外的作文题目非常贴近时事,往年考过中国梦、月光族、爆买,基本都是当时网上的热点内容,所以平时多关注新闻还是非常重要的。另外作文答题纸没有格子,所以格式方面不怎么需要担心,主要採分点应该还是在基础语言知识上面。
“写作与汉译日科目”往年真题举例(满分150分,3小时)
题干:史铁生不幸截肢,但还是勇敢面对人生,死亡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谈谈对人生的态度,写不少于400字。
屠格涅夫本身是一部秋天的诗集。这部诗集,也最适合于在秋天的时候阅读。他多么宁静,他多么健康,他的那颗不朽的心脏,正是一颗高悬在秋空之上的温柔淡黄的太阳!俄罗斯的草原和河流是多么的幸运,你诞生了他又受着他永恒的照耀!他正是以秋天那种无言、成熟、无微不至的感染力而影响人类的;他的语言正是秋风的语言,明净、简洁,一下子就拂动各种民族的心灵;而他又是那样一个热爱艺术、热爱自己祖国语言的人,他像一望无际的成熟的田野那样容易被人领悟和接受……。
他说:"一切生物都是我的女儿,所以我一视同仁地爱护它们,一视同仁地消灭它们。"他还说:"即使把我冲洗七次,也冲不掉我们俄罗斯的本质。"老屠格的话是代替秋天对人发出的告诫,也是代表大地和人发出的箴言。自从屠格涅夫在1883年的秋天离开人世以后,我们就很少再能听到这样亲切的、进入灵魂的声音了。
久违了啊,老屠格,自您离开这个世界的100年来,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也保留着许多旧的、不灭的事物。不灭的事物是人类的那些贪婪恶劣的本性,是丑恶甚至比你看到的年代更为盛行,更为冠冕堂皇、大摇大摆;变化了的则是美背叛了朴素的原则,真赤裸着身体无处藏匿……。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勤奋的民族,但是最近网上很多躺平的声音,对此你怎么评价,一次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议论文。
如果你的生活中周围没有伟人、高贵的人和有智慧的人怎么办?请不要变得麻木,不要随波逐流,不要放弃向生活学习的机会。因为至少在你生活的周围还有树一一特别是大树,他会教会你许多东西。一棵大树,那就是人的亲人和老师,而且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就是伟大、高贵和智慧。 生活更早发现这一点的,是托尔斯泰。他在《战争与和平》这部巨着中,有一段保尔康斯基公爵与老橡树的对话,就体现了树的生命对人的生命所产生的不可忽视的影响。再早些,中国历史上也有人流露过这种意思,叫做“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这证明,树的生命比人的生命更长久,从“阅世”的意义上看,人是比不过树的。所以,你若是到十三陵,看到周围静立在那里的松柏,尤其是看到那种虎卧龙盘的老柏,会不由得生出某种敬畏和感激一一有什么办法,帝王们全都死了,它们却依然活着,默默地、居高临下地看着人间的兴衰更迭、生死荣辱。在某种意义上,它们就是历史,它们就是帝王。 我甚至觉得没有什么哲学比一棵不朽的千年老树给人的启示和教益更多。同样是生命,树以静以不言而寿,它让自己扎根大地并伸出枝叶去 拥抱天空,尽得天地风云之气。树的存在为人们贡献了自己的全部,从枝叶到花果根干,却也从未向人们索取过什么。许多家畜供人驱使食用,但同样也靠人喂养照料。树本来是用不着人养的,它在大自然中间活得好好的,姿态优美,出神入化。
初试专业课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平时的积累肯定是必不可少的。任何类型的日语资料都可以成为学习的内容,比如说原版小说,影视作品,日本的各类网站论坛等等。当然,重点复习相关的书目肯定是比较好的办法,下面给同学们推荐一些备考可用的书目:
1、《日语综合教程5-8》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考上外主要用书之一,推荐精读,另外有两册课后练习答案及课文翻译推荐一并购买。5、6两册内容相当充实,练习题也非常实用,重点中的重点。
这几册书上的知识点是应对日语综合考试的重中之重,包含单词、语法、惯用语,甚至阅读的考察。建议同学们熟背里面的单词语法,并掌握课文中以及课后题中出现的惯用语。另外,课后阅读题题型与真题基本一致,可作为练习题认真思考。课后的短文也可以作为翻译材料进行练习。
2、《新编日语语法教程》皮细庚,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语法方面最重要的一本书了,推荐精读,课后练习同样需要认真做。
3、《新编日汉/汉日翻译教程》高宁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笔译的话这两本书已经差不多了,以段落为基础,讲解了各种类型文章的翻译方法。
4、《新编日本古典文法》崔香兰等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这书前面提到过了,体系完整,例句又有现代语译,练习和附录也比较实用。建议精读
5、《日语概说》 皮细庚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这书对日语有个比较全面的介绍,建议着重看词汇和语法两部分的内容,另外语音部分的语音变化也可以一看。词汇语法部分,特别是语法部分的练习要认真做。
6、《日本近代文学史》 谭晶华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文学史部分就全靠这本书。这本书适合对于看完“三十天突破简明文学史”还觉得不够的同学,用来补充一些文学常识。
红宝书用来积累词汇,蓝宝书用来打语法基础。背单词的记忆标准大致是1.看到单词知道词性、读音与意思2.能反应出相关的(固定)搭配。用蓝宝书记语法时不要完全局限于书本,遇到不熟悉的语法多查辞典补充,记一条语法尽量背上一两条例句。背诵的内容可以按照艾宾浩斯曲线及时复习。
8、日本古典文法,这本书用来打古语法的基础,可以搭配b站视频进行学习。看完视频后,根据书本整理笔记,语法与意思一一对应好,将真题中常出现的语法点标记出来。
9、小仓百人一首,这本书包含基本所有的古文翻译题目,如果古文基础较差,可以选择直接背对应的译文,背的时候可以关注里面出现的语法点,加深印象。
前者可以用来补充单词、惯用语,尤其是惯用语部分的总结非常全面,可以拿来经常翻看。单词部分是根据字音来分的,可以用来培养语感。上外出题跟专八题型类似部分有很多,专八真题可以作为平时的练习补充一下。
上外日语语言文学考研
日语综合能力测试。通常是1个小时题量,满分100分。
二、专业面试,20分钟左右,350分,考察阅读短文、就短文回答问题、一般时事或社会问题等内容;
三、二外面试(不一定考,2018年之前考过,此后的近些年都没考。考的话一般只占50分),、、一般都是由老师问几个问题作简短回答即可,每个考生5分钟左右,比较简单。
在上外有这样一个说法,考上研究生的80%都能出国。这句话一点也没有错,而日院研究生的出国机会也非常多。日院的留学分成以下几类:
(1)留基委,国家公派留学,需要申请,录取的人较少;
(2)东京法政大学的“双学位”培养,留学期间一年半,全自费。一般录取4-5个人;
(3)交换留学。交换院校有九州大学,名古屋大学,同志社大学等日本有名的学府。多为半公费(同志社为全自费),交换留学每学期录取十余人。而交换的时间一般是研一下和研二上。综上,一个班35个人的话,能够出国留学的人就有25以上,可以说是福利满满。
上外日语语言文学研究生专业毕业后的一些主要就业走向:
日语语言文学硕士毕业硕士生,除部分进入国内外高校攻读博士学位外,就业率达到百分之百。
就业地点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学生的就业领域相当广泛,近几年的主要就业单位如下:
1、政府部门:如商务部、上海市公安、海关、边检等部门;
2、教育部门:如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上海工商外语学院、上海市西南工程学校等;
3、金融证券机构:如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国泰证券有限公司等;
4、传媒机构:如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上海海文音像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等;
5、日本著名跨国集团:如日本三井株式会社、日本三菱株式会社、日本住友商事集团、索尼公司、松下电器有限公司、…。
上外每年住宿费在1200左右。上外的奖学金分学业奖学金(每个研究生都有)和国家奖学金(需要申请)。
1、学业奖学金,分成三等。一等奖学金12000元,二等奖学金8000元,三等奖学金4000元。
研一,奖学金每个人都有,一样都是8000元,相当于抵掉学费。
研二,奖学金根据绩点、志愿服务、德育加分、学术成果等进行评比。所以研一还是要好好学习,并且有时间可以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也可以给自己丰富阅历。
2、国家奖学金,需要申请·筛选·评比,其过程更加严格,一个专业的一届研究生中大概只有一两人可以获得。但无论如何,好好学习才是王道。
高译教育专注上外及上海其他院校考研保研辅导,也可关注“高译考研”公众号,查看历史消息,有备考的一些干货,都是上外及上海其他院校考研相关的,各个专业。每个人的学习状态、效率不一,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