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指南,华东师范大学MJC新闻与传播(专硕)考研初试复试备考指引
华东师范大学的MJC新闻与传播(专硕)专业是全日制,有两个学院招生,分别是传播学院、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学费是10.5万/3年,本科或研究生学历也可以跨专业报考,研究方向分别是全媒体传播、政治传播。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MJC新闻与传播专硕考研,近几年每年统考基本上都是有两三百人报考,个别年份人数更多一些,统考录取在23~32人,统考报录比4%~11%左右。
例如: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MJC新闻与传播(专硕)考研招录情况,统考报考人数、录取人数、复试分数线、国家线、推免录取人数(以2020年~2024年的为例):
25考研,共拟招46人,其中推免拟招23人;
24考研,统考报考212人,统考录取23人,报录比10.8%,统考复试分数线380分,国家线365分;
23考研,统考报考332人,统考录取25人,报录比7.5%,统考复试分数线388分,国家线367分;
22考研,统考报考736人,统考录取30人,报录比4%,统考复试分数线402分,国家线363分;
21考研,统考报考456人,统考录取31人,报录比6.8%,统考复试分数线393分,国家线355分;
20考研,统考报考287人,统考录取32人,报录比11%,统考复试分数线380分,国家线355分;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MJC新闻与传播专硕考研,近几年每年统考有110~269人报考,统考录取在16~24人,统考报录比9%~17%左右,个别年份更高一些。
例如: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MJC新闻与传播专硕考研招录情况,统考报考人数、录取人数、复试分数线、国家线、推免录取人数(以2020年~2024年的为例):
25考研,共拟招39人,其中推免拟招23人;
24考研,统考报考110人,统考录取18人,报录比16.4%,统考复试分数线374分,国家线365分;
23考研,统考报考137人,统考录取22人,报录比16%,统考复试分数线379分,国家线363分;
22考研,统考报考269人,统考录取24人,报录比9%,统考复试分数线394分,国家线367分;
21考研,统考报考171人,统考录取20人,报录比11.7%,统考复试分数线386分,国家线355分;
20考研,统考报考32人,统考录取16人,报录比50%,统考复试分数线356分,国家线355分;
所属院系: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成立于2004年9月,其历史可追溯到我校前身大夏大学、光华大学分别于1924年和1925年开始兴办的报学专业教育。大夏大学1928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广告学系,1937年又创建新闻学系。戈公振、汪英宾、谢六逸、王造时、曹聚仁、陆梅僧等著名新闻传播学者先后在大夏、光华执教和任职,培养出邓拓、储安平、张稚琴等著名新闻记者和新闻学者。一时英才辈出,文华璀璨。1992年我校在全国师范类大学中率先创办广播电视编导专业,2002年建传播学系,2004年撤系成立传播学院。
目前,传播学院设有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编辑出版学)、新闻学(双学位)、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五个本科专业。拥有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下设新闻学、传播学两个博士专业,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两个学术型硕士专业,另有新闻与传播、出版、戏剧与影视三个专业型硕士专业。在学术队伍配置上拥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学者,并设有华东师范大学沉浸式全息影像创新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传播研究院、融合传播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上海出版研究院、视觉文化研究中心、传播学研究中心、影视创编中心、纪录片研究中心、亚洲马克思主义传播研究所、战略传播研究中心、中国传媒政策研究中心等研究中心。
近五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8项,其中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2项,省部级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8项;还先后创办了“上海电视节”的重要子项目“上海大学生电视节”、“口语传播论坛”、“战略传播学术研讨会”、“大夏国际传播年会”等论坛,是IAMCR(国际媒介与传播研究学会)会员单位,全国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
同济大学MJC新闻与传播(专硕)考研统考报考条件(以2025考研的为例):
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以下同)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考生须于2024年9月1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毕业后至2024年9月1日前,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此类考生以下简称,同等学力考生;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不属于同等学力考生)。
(4)已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
(5)满足招生院系提出的其他学业要求(详见招生学科目录,备注栏)。
华东师范大学MJC新闻与传播(专硕)考研
初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100,考试时间3小时)
2. 204英语二(满分100分,考试时间3小时)
3.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满分150分,考试时间3小时)
4. 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满分150分,考试时间3小时)
初试常考题型、往年真题回顾
两门专业课都是常考名词解释、简单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
华东师范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真题举例
(以2024考研的真题为例)
一、名词解释:
1、事实核查
2、拟态环境
3、算法偏见
4、媒介即讯息
二、简答题
1、用户自我呈现的变化和原因
2、议程设置理论机制的变化
三、论述题
1、信息检索的变化和影响
2、平台型媒体媒介伦理市范的原因和对策
四、材料分析题
如何利用微传播做好国际传播?
华东师范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真题举例
(以2024考研的真题为例)
一、名词解释:
1、深度报道
2、创新与扩散
3、美国揭丑报道运动
4、新闻偶遇
二、简答题
1、简述数字新闻生产的平台逻辑
2、“介入性新闻”的核心理念和实践策略
三、实务题
材料:国务院上海进博会
1、根据材料完成选题策划(30分)
2、根据材料进行消息改写(30分)
3、根据材料写一篇新闻评论(40分)
华东师范大学MJC新闻与传播(专硕)考研
一、华师大(传播学院)指定的是以下几本参考书目,初试、复试都可参考:
1、新闻传播实务(笔试),各种新闻体裁的写作;
2、《新闻评论学》丁法章,复旦大学出版社;
3、《当代新闻写作》尹德刚,复旦大学出版社;
4、《网络媒体概论》严三九,化学工业出版社;
5、《中国新闻事业史》丁淦林,高等教育出版社;
6、《媒介经营与管理》严三九,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7、《当代新闻编辑学》张子让,复旦大学出版社;
8、《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塞弗林等,郭镇之译,华夏出版社。
二、华师大(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指定的是以下几本参考书目,初试、复试都可参考:
1、陈力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程(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2、段鹏. 政治传播:历史、发展与外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3、布莱恩·麦克奈尔,殷祺译.政治传播学引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
4、[美]李普曼.公众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5、 [美] W·兰斯·班尼特.新闻:政治的幻象[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 .
6、唐钧..政府公共关系(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三、其他参考书目推荐:
1、 《新闻学概论》(第五版)李良荣著
2、《传播学教程》(第二版)郭庆光著
3、《外国新闻事业史》
4、新媒体与网络媒体相关:《新媒体概论》严三九、《网络传播概论》彭兰
5、新闻采写编评:《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刘海贵、《当代新闻写作》尹德刚、《新闻编辑教程》张子让、《当代新闻评论教程》丁法章
华东师范大学MJC新闻与传播(专硕)
考研复试
一、复试时间:每年的3月底或4月初
二、复试内容:满分500分,以面试形式进行考察,包括:
1、自我介绍(个人陈述);
2、专业课面试(抽题回答),考察专业知识的综合能力和应用能力;其中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的复试专业课面试主要涵盖政治传播、政府公共关系。
3、英语面试,一般是抽一道题回答,考察听力和口语;
4、政审问题(不计分);
综合能力考核可包含专业知识、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灵活运用知识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具体形式由各单位确定。同时,还将组织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包括复试和后续政审两个阶段,该项考核不作量化计入复试成绩,但考核结果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三、复试前须提交的复试材料(以2024考研的为例):
1.复试前,我院将对参加复试考生进行资格审查。资格审查未通过或未进行资格审查的考生一律不得参加复试。
2.请考生通过学校“研究生报考服务系统”(https://yjszs-ks.ecnu.edu.cn/logon),签订、上传《诚信复试承诺书》并提交资格审查材料。材料包括:
(1)有效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扫描件(少数民族考生身份以报考时查验的身份证为准,复试时不得更改;港澳台地区考生提供有效身份证件);
(2)学籍、学历认证报告:①应届毕业生提供从学信网下载的《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②往届毕业生提供从学信网下载的《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③不能在线验证的,提供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④持境外学历的,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⑤2023年10月现场(网上)确认时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或网络教育考生,如此时已经取得本科毕业证书,需交验本科毕业证书扫描件并提交《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
(3)补充材料,如本科学习成绩单、毕业论文(设计)摘要、科研成果、获奖证明、专家推荐信,及其他能反映研究能力和创新潜质等的材料;
(4)其他需向学校提供的说明或证明。
以上材料截止提交时间为3月26日。考生需确保提交材料真实和复试过程诚信。
四、复试内容及成绩计算
1、复试成绩总分为500分,低于300分为复试不合格。
2、复试不合格的考生不予录取。
3、对于一志愿报考华师大的考生,将根据初试复试总成绩进行排序,从高到低确定拟录取名单。(初试复试总成绩=初试成绩×0.6+复试成绩×0.4)
4、进入“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和“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复试考生,复试合格即拟录取。
5、拟录取名单经审核通过后,由学校统一在网站上公示、公布。考生可登录华师大“研究生报考服务系统”查看复试结果。
新闻与传播专业近几年考研国家线:
国家线(A区):
24年 55(满分100) 83(满分150) 365(总分)
23年 54(满分100) 81(满分150) 363(总分)
22年 56(满分100) 84(满分150) 367(总分)
21年 53(满分100) 80(满分150) 355(总分)
20年 52(满分100) 78(满分150) 355(总分)
19年 51(满分100) 77(满分150) 355(总分)
18年 55(满分100) 83(满分150) 345(总分)
17年 53(满分100) 80(满分150) 345(总分)
16年 53(满分100) 80(满分150) 350(总分)
15年 52(满分100) 78(满分150) 345(总分)
14年 55(满分100) 83(满分150) 350(总分)
注:
单科、总分必须过国家线,否则会直接淘汰进不了任何学校的复试,也参加不了调剂。
国家线分A区和B区,A区国家线相对高。A区院校是指以下这些地区的院校: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21个省(市)。
MJC新闻与传播(专硕)毕业后的一些就业方向:
媒体行业:毕业生可以在报纸、杂志、电视台、广播电台等传统媒体以及在线新闻网站、社交媒体平台、视频分享网站等新媒体从事新闻采编、编辑、节目制作、内容创作、社交媒体管理等工作。
广告与公关公司:在广告公司、公关公司中从事数字营销、文案撰写、策划、媒介购买、品牌推广等工作。
互联网公司:在互联网公司从事新媒体运营、数字营销、数据分析、产品经理等职位。
出版行业:在出版社或图书公司从事图书、杂志的编辑、出版和发行工作。
企业内部传播:在企业中担任公关、品牌管理、内部沟通等职位。
教育与科研机构:在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
政府和其他非营利组织:在政府部门、非营利组织、国际组织等领域从事政策宣传、公共事务管理、国际传播等工作。
薪资水平和职业发展前景: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毕业生在互联网、广告、公关等行业往往能获得较高的薪资待遇。例如,新媒体运营专员的平均月薪在8k至15k之间,随着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薪资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优秀的从业者甚至可以晋升至新媒体运营经理、总监等职位,薪资水平更高。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奖学金、助学金(以2024年的为例)
以下是奖助学金设置情况,供大家参考,如有变动,以学校公布消息为准。【奖惩】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奖助方案(2014年7月试行) :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奖学金、助学金(以2024年的为例)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通常为20000元/年;
学业奖学金通常分为三等,金额4000~12000元不等;
国家助学金通常为6000元/年,目前是全覆盖的;
注: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不纳入学校奖助体系,学校不提供住宿。
也不含EDD(教育博士)、MBA(工商管理硕士)、MPA(公共管理硕士)、MTA(旅游管理硕士)、定向就业研究生以及在职教育硕士。
奖助体系
1、研究生国家助学金
1)资助标准:博士研究生1.2万元/年;硕士研究生0.6万元/年。
2)实施办法:《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
2、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1)奖励金额:硕士研究生2万元/人,博士研究生3万元/人。
2)奖励人数:每年由国家下达,博士研究生占3~4%,硕士研究生占2~3%。
3)实施办法:《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实施办法》
3、校长奖学金
1)奖励金额:2万元/人
2)奖励人数:每年不超过10人
3)实施办法:《华东师范大学校长奖学金实施办法》
备注:适用范围为全校全日制研究生。
4、研究生学业奖学金
1)奖励标准:学校每年依据研究生注册人数将学业奖学金额度(按博士研究生1.5万元/年/生、硕士研究生0.6万元/年/生的标准)下拨至各单位,各单位自行确定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的覆盖面、等级、奖励标准。
2)奖励人数:符合条件者均可享受。
3)实施办法:《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实施办法》。
5、研究生优秀生源奖励金:
奖励标准、奖励人数、奖励对象、实施办法等相关内容以研究生院文件或通知为准。
6、其它奖(助)学金:
按照奖(助)学金出资方意愿、相关章程及《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社会奖学金管理办法》实施。
7、助研、助教和助管
1)津贴标准:博士研究生助研津贴标准为6000元/年(500元/月,每年按12个月发放);
2)博士研究生助研津贴实施办法以《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三助”管理办法》中相关内容为准;在新方案出台前,研究生助教、助管岗位管理及实施办法以《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三助”管理办法》中相关内容为准。
8、国家助学贷款
高译教育专注上外及上海其他院校考研保研辅导,也可关注“高译考研”公众号,查看历史消息,有备考的一些干货,都是上外及上海其他院校考研相关的,各个专业。每个人的学习状态、效率不一,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