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专业考研建议可以冲一下例如:同济大学(985院校)、复旦大学(985院校)、上海外国语大学(211院校)的,也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德语类专业,同济大学和复旦大学都是有德语语言文学、德语笔译两个;上外有德语语言文学、德语口译两个专业。
限于篇幅,以下具体以同济和上外的德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专业为例,详细对比展开一下,供备考择校参考哦:
首先,这两所院校的德语语言文学专业都是只招全日制,同济的是上2.5年,上外的是上3年,学费都是8000/年。德语基础方面,都是建议考前至少达到德语专四优秀,或者专八良好水准(没有这些考级证书也不影响报考),两门德语专业课的出题难度是这样的。
然后,统考的报录比方面同济的要比上外的略高一些,上外的考试竞争相对更激烈一点;另外,在初试的考试科目、专业课考察的侧重点、参考书目等方面两所院校的差别是比较大的。例如,同济大学的初试会考察很多语言学知识点,而上外却鲜少考察语言学。下面我们来具体看一下:
一、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的德语语言文学专业是全日制,学费是2万/2.5年,本科或研究生学历也可以跨专业报考,但同等学力(大专生及本科肄业生)考生不能报考。
同济大学德语语言文学专业考研,近几年每年统考有39~60人报考,统考录取在5~8人,统考报录比11%~16%左右。
例如:
同济大学德语语言文学专业考研招录情况,统考报考人数、录取人数、复试分数线、国家线、推免录取人数(以2020年~2024年的为例):
25考研,推免已录取7人;
24考研,统考报考39人,统考录取5人,报录比12.8%,统考复试分数线370分,推免录取6人;
23考研,统考报考51人,统考录取6人,报录比11.8%,统考复试分数线370分,推免录取5人;
22考研,统考报考56人,统考录取7人,报录比12.5%,统考复试分数线367分,推免录取4人;
21考研,统考报考60人,统考录取7人,报录比11.7%,统考复试分数线370分,推免录取5人;
20考研,统考报考49人,统考录取8人,报录比16.3%,统考复试分数线380分,推免录取2人;
同济大学德语语言文学考研统考报考条件(以2025考研的为例)
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已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
4、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并在报名网上确认。
5、9.报考教育部“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千人才计划”的考生除满足上述1、2、3、4条件外,骨千人才计划资格须经生源或工作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通过。
该可以跨专业报考,另外,同济大学该专业不接收同等学力(大专生及本科肄业生)考生。
同济大学德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专业
研究方向,考研报名的时候填写一个感兴趣的:
01(全日制)德语文学与文化学
02(全日制)德语语言学与媒体学
03(全日制)翻译学
04(全日制)中德跨文化交际
05(全日制)德语教学法
同济大学德语语言文学考研
初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满分100分,考试时间3小时);
2、201英语一(满分100分,考试时间3小时);
3、627现代德语(满分150分,考试时间3小时);
4、829德语语言文学综合知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3小时);
两门德语科目常考题型:
1、现代德语科目,主要考察德语阅读、写作、德汉互译能力。其中阅读部分有填词题、选择题、主观题、翻译文中的指定文本。
2、德语语言文学综合知识科目,主要考察德语文学、德语语言学方面的知识,题型常考名词解释、简答题。其中德语文学部分包括德国文学史(如作家、流派、作品)、interpretation(即赏析文学作品,需要概括作品内容、结构、体裁、作者流派、写作的手法、主旨立意,以及阐释自己的观点)。
同济大学德语语言文学考研初试真题举例
829德语语言文学综合知识科目(以2024考研真题为例)
一、语言学部分
名词解释
1. Diachronie
2. Satz
3. Phonem
4. Synonymie
5. Symbol象征性符号
6. Sprechakt
简答题
1. 对于你来说Sprache是什么?
2. 例举一个语言学分支,介绍它的研究对象、理论成果、研究方法
3. 有关Text的一小段话,做nterpretation4.从布勒的语言工具模式图中你能看出什么?
二、文学部分
名词解释
B ü rgerliches
Trauerspie
Sturm und Drang
Progressive
Universapoesie
Der Besuch einer
alten Dame
Der Tod in Venedig
同济大学德语语言文学考研初试参考书目推荐
同济大学未指定初试和复试书目,以下给大家推荐一些对备考非常有帮助的书目,初试、复试都可参考:
一、现代德语科目:
《德语语法与词汇测试》;
《德语语法解析与练习》;
《德语中高级词汇练习与解析》;
《德语固定搭配全攻略》;
《现代德语实用语法》;
《中高级德语写作训练》;
《中国关键词》;
《翻译乃大道》;
《新版德语DSH备考指南》、
《DSH真题测试》、
《德语报刊阅读》、
专八真题;
二、德语语言文学综合知识科目:
《德语语言学教程》,王京平,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德语语言学导论》,朱锦;
《德国文学简史》,吴涵志;
《德国文化史》,杜美,北京大学出版社;
《德国文学简史》、《德国文学史》余匡复;
《Besser in Deutsch Literarische Texte interpretatieren》,书中对文学阐释以及写作手法做了非常详细的讲解。
同济大学的德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专业所属院系: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
自1907年同济德文医学堂初创德文科,同济外语至今已走过百年历程,现设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形成了从学士到博士、从学术型到专业型学位健全的人才培养体系。
同济外语以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为旨归,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价值塑造、教研一体、思想创新”为理念,对标新时代外语学科改革发展新需求,以“个性导学、项目驱动、国际协同”为培养模式,培养具有跨学科知识、创新能力、国际视野的社会栋梁和专业精英。
同济外语立足外语学科五大研究方向,坚持问题导向与交叉创新,在守正与创新中不断发展,聚焦“功能语言学理论及应用”“中国特色话语对外翻译理论构建与路径创新”“德国及欧洲多学科国别区域研究”“特殊人群语言认知与康复研究”“外国文学经典创新性阐释与批判”五大集群,形成体系化特色化的学科高地。其中,德国及欧洲研究高端智库形成重要影响力,相关研究成果成为国家研判中德和中欧关系的权威依据。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翻译研究、特殊人群语言障碍机制研究、国家语言治理与语言规划研究的引领性集聚效应显著,社会实践项目获国家级银奖和上海市金奖。学院现有教授26人,博士生导师17人,教育部重要人才称号青年学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曙光学者”“浦江人才”“晨光人才”“洪堡学者”等15人,12人在国内外重要学术组织中担任要职。张德禄教授所著《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与外语教学》荣获2020 年第八届“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文学与哲学:〈共产党宣言〉》《基础英语》等课程思政成果获央视《新闻联播》《解放日报》等权威媒体的高度赞誉;德语系获评“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
师资实力
现有博士研究生招生资格的导师12人,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的导师近60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资助计划1人,德国洪堡基金会年轻杰出学者奖1人,同济大学特聘教授2人。多位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际日耳曼学会名誉主席与理事、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上海市教学能手等。集体荣获上海市三八红旗集体、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等荣誉集体称号。
上外的德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专业,所属学院是上外德语系。始建于1956年,于1979年设立德语语言文学硕士点,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十一五”和“十二五”重点学科。1999年与德国拜罗伊特大学合作办学,成功开设“德语与经济学专业”。
上外德语专业的师资力量非常雄厚,19位中国专业教师,其中有教授5人(其中4人为博士生导师),副教授8人,讲师6人。所有教师均具有长期或较长时期在海外留学或访学的经历,此外还聘有外教若干名。
备考上外的德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专业的话,建议基础方面至少考前达到专四优秀、或者专八良好、或者B2C1~左右水平。对于本科生,上外不看这些证书,但是基础要达到这样,因为最终考上的学生基础方面一般没有低于这样的,上外也比较看重学生的基础是不是扎实。也可以跨专业考,上外不看本科学的什么专业、哪里毕业的也不会问,只看考研分数排名。
上外考研德语语言文学近些年的考录人数、报录比、录取率情况:
拟招生(推免+统招):24年20人;23年20人;22年21人;21年21人;20年27人;19年28人;18年20;
统招报考:23年81人;22年79人;21年104人;20年96人;19年 86人;18年99人;17年86人; 16年83人; 15年59
统招进入复试:24年13人;23年5人;22年8人;21年17人;20年7人;19年9人;18年18人;17年18人;
复试分数线:24年分(总分369分、技术分359.8分);23年(总分365分、技术分357分);22年(总分382分、技术分378.4分);21年(总分382分、技术分394.4分);20年(总分396分、技术分252.9分);19年(总分363分、技术分255.3分);
统招录取:24年7人;23年5人;22年7人;21年11人;20年6人;19年9人;18年12人;17年10人;
报录比:23年6.2% ;22年8.9%;21年 10.6%;20年6.3%;19年 10.4%;18年12.1%;
推免录取人数:24年11人(夏令营录取10个,9月推免考试录取1个);23年9人;22年8人;21年11人;20年7人;19年4人;
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语言文学考研统考报考条件(以2025考研的为例)
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大学本科或研究生学历
2、同等学力本科结业生(且需在国家一级中文核心学术期刊(CSSCI)上发表两篇及以上与报考专业相近或相关的学术论文。)
3、高职高专学历学生(须毕业2年以上,且需在国家一级中文核心学术期刊(CSSCI)上发表两篇及以上与报考专业相近或相关的学术论文。)
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专业
研究方向(考研报名的时候填写一个感兴趣的):
1、德语语言学及教学法、
2、德语文学、
3、德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4、中德跨文化与比较文学、
5、德语国家文化与历史。
上外考研德语语言文学
一、初试科目:
1、政治
2、外国语(201 英语一、202 俄语、203 日语、270 法语、272 西班牙语、273 阿拉 伯语、274 意大利语、275 葡萄牙语、276 朝鲜语)任选一门
3、德语综合(介词填空、连词填空、动词辨析、句式转换、选择、完形填空、阅读理解)
4、写作与汉译德
注: 初始分算法:政治*120%+二外*20%+专业课一*120%+专业课二*120%+政策加分(自21年的开始改为这样算了。)
政策加分:当过兵的、支过教的、当过村官儿的加10分;立过二等功的推荐免试录取。(具体内容详见,上外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
二、初试专业课主要考察内容:
1、德语综合科目:
介词、连词、词汇语法选择、动词辨析、句式转换、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作文题等。
2、写作与汉译德科目:
不少于500字的写作(通常都是议论文)、汉译德篇章段落翻译(一般都是650字左右的文学散文题材的)。
初试的以上两门德语专业课主要考察内容涵盖:
1)语言基础水平:语法、词汇,也包括德汉、汉德翻译基本技能、德语写作基本技能等,难度为德语专业八级;
2)德语文学史基础知识;
3)文本分析基本方法及应用;
4)德语国家历史、文化的基本知识。
“德语综合科目”往年真题举例(满分150分,3小时)
以2024考研真题为例,题型有:
1、介词填空(1分*15题)
2、20个词选15个完形填空(2分*15题)
3、大阅读一篇:德国老年人去大学蹭课(105分),阅读题的题目包括为文章取标题、阅读理解、句型转换、250词的作文(主题是想象中国老年人去大学蹭课,评价一下这种行为)。
再以2023考研的真题为例:
1、词汇题(40分) 第一大题是选词填空,20个空,每个两分。没有多余的词,名词动词介词形容词都有,文章是关于德国双元制教育。 zurückgehen nachlassen sinken aufüber durch Sorge Spitze Vernuft Hauptgrund theoretisch
2、阅读题(110分) 主题:Reise,文章篇幅很长,但内容不是很难理解,关于旅游的发展史 1)七个单词释义 28分,要求用完整的话,有Theodor Fontane、Wirtschaftswunder、romantische Strömung。
2)五个语法题 改句子 10分,句型转换,有分词做状语转从句,关系从句改写。
3)说说文中四个人的目的 12分,为什么商人、朝圣者、学者、士兵要旅游?
4)论述题 300字 35分,用自己的话解释文中的句子,有个bezahlter Urlaub。
5)图表作文,图表是关于德国人愿意去哪旅游(有郊外,私下聚会),题目是结合图表,讨论旅游的造成的后果,解决措施,还有疫情对旅游变化的影响。 跟往年相比,连词介词题和动词题换成了选词填空,难度有所下降。
“写作与汉译德科目”往年真题举例(满分150分,3小时)
以2025考研真题为例
1、写作:
题干:史铁生不幸截肢,但还是勇敢面对人生,死亡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谈谈对人生的态度,写不少于400字。
2、汉译德
屠格涅夫本身是一部秋天的诗集。这部诗集,也最适合于在秋天的时候阅读。他多么宁静,他多么健康,他的那颗不朽的心脏,正是一颗高悬在秋空之上的温柔淡黄的太阳!俄罗斯的草原和河流是多么的幸运,你诞生了他又受着他永恒的照耀!他正是以秋天那种无言、成熟、无微不至的感染力而影响人类的;他的语言正是秋风的语言,明净、简洁,一下子就拂动各种民族的心灵;而他又是那样一个热爱艺术、热爱自己祖国语言的人,他像一望无际的成熟的田野那样容易被人领悟和接受……。
他说:"一切生物都是我的女儿,所以我一视同仁地爱护它们,一视同仁地消灭它们。"他还说:"即使把我冲洗七次,也冲不掉我们俄罗斯的本质。"老屠格的话是代替秋天对人发出的告诫,也是代表大地和人发出的箴言。自从屠格涅夫在1883年的秋天离开人世以后,我们就很少再能听到这样亲切的、进入灵魂的声音了。
久违了啊,老屠格,自您离开这个世界的100年来,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也保留着许多旧的、不灭的事物。不灭的事物是人类的那些贪婪恶劣的本性,是丑恶甚至比你看到的年代更为盛行,更为冠冕堂皇、大摇大摆;变化了的则是美背叛了朴素的原则,真赤裸着身体无处藏匿……。
再以往年2023考研真题为例
1、写作题: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勤奋的民族,但是最近网上很多躺平的声音,对此你怎么评价,一次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议论文。
2、汉译德:
如果你的生活中周围没有伟人、高贵的人和有智慧的人怎么办?请不要变得麻木,不要随波逐流,不要放弃向生活学习的机会。因为至少在你生活的周围还有树一一特别是大树,他会教会你许多东西。一棵大树,那就是人的亲人和老师,而且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就是伟大、高贵和智慧。 生活更早发现这一点的,是托尔斯泰。他在《战争与和平》这部巨着中,有一段保尔康斯基公爵与老橡树的对话,就体现了树的生命对人的生命所产生的不可忽视的影响。再早些,中国历史上也有人流露过这种意思,叫做“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这证明,树的生命比人的生命更长久,从“阅世”的意义上看,人是比不过树的。所以,你若是到十三陵,看到周围静立在那里的松柏,尤其是看到那种虎卧龙盘的老柏,会不由得生出某种敬畏和感激一一有什么办法,帝王们全都死了,它们却依然活着,默默地、居高临下地看着人间的兴衰更迭、生死荣辱。在某种意义上,它们就是历史,它们就是帝王。 我甚至觉得没有什么哲学比一棵不朽的千年老树给人的启示和教益更多。同样是生命,树以静以不言而寿,它让自己扎根大地并伸出枝叶去 拥抱天空,尽得天地风云之气。树的存在为人们贡献了自己的全部,从枝叶到花果根干,却也从未向人们索取过什么。许多家畜供人驱使食用,但同样也靠人喂养照料。树本来是用不着人养的,它在大自然中间活得好好的,姿态优美,出神入化。
德语综合科目备考
德语综合这一科,是把各种题型汇总到了一起,对于考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要求是比较高的。首先了解往年真题出题特点,这是备考的关键一步,不一定要完整的刷一套题,但是一定要浏览近五年的考试题型,熟悉考试难度。
前面我们了解了去年2023考研德真题题型情况,我们再来看一下前年2022年考研的德语综合这科真题题型是怎样的:
再以往年2022年上外考研的德语综合科目题型为例:
1、选词填空:难度较高,文章难度比较大,所给词的数量是真正需要填的词的两倍,不会让你一眼看出答案,需要对比分析。
2、阅读题:阅读题量增大,两到三篇文章。不考选择题,而是考表述题,其中包括单词释义,句子理解,改写句子,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等。
3、写作:你没看错,写作也在这个部分考!22年是考了两篇,一篇写信和250字的论述,不过都是基于阅读延伸出来的。
4、翻译:22年是从阅读出提取出三段,进行德译汉翻译。
往年真题题目举例(词语翻译、解释题): Long-COVID:摘自第一篇阅读。这明显不是一个构成词,需要根据上下文理解的词。 首先我们要对这个COVID有个上位概念的定义:Pandemie,然后Long其实就是指“langfristig/anhaltend”,然后适当补充细节,组织句子,注意不用太长。 一般我们名词解释会用的搭配是“das Wort bedeutet/ das Wort bezieht sich auf..”——Long-COVID bezieht sich auf eine lang anhaltende Pandemie, die Ende 2021 plötzlich ausbrach und die aufgrund der Stärke ihrer Infektion bis heute noch nicht vollständig bewältigt wird.
………
初试参考书推荐:
上外考研德语语言文学 德语综合 部分参考书材料推荐:
1、《当代大学德语》四册。建议3~7月之间把这四册书过完一遍,对基础的词汇和法语有个系统认认识。
2、《高级德语教程》陈晓春版,上下册。这两本书的难度是大于Einblick的。主要将课后练习做一下,里面的动词填空的题型和动词辨析的内容对于复习还是十分有帮助的。
3、《德语中高级词汇练习与解析》.彭彧..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4.
4、《德语同义词》. 庄慧丽.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7.
5、《德语语法解析与综合》同济大学出版社、《德语专业八级语法全攻略》. 彭彧..同济大学出版社,2015.
6、《德语语法与词汇测试》.王兆渠.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9。主要是针对词汇和语法这一方面,不仅有句型转换的练习,还有很多动词名词辨析的选择题和填空题;
7、Einblick三册+德语专八题。建议8月份前对其中的词汇进行梳理和总结,比如动词的用法。每篇课文再读一遍,画出重点的词汇和句子,将课后此题通做一遍。(上外的动词填空常考Einblick所出现过的动词)。
8、德语专八的真题。在复习Einblick的同时做一做德语专八的真题,补充Einblick所缺乏的语法练习和句型转换练习。
9、《德福句型转换》。这本书主要是讲各类的句型转换。书里既有练习也有讲解,对于上外句型转换这一题型帮助会比较大。
10、《德语固定搭配全攻略》. 彭彧. 同济大学出版社,2017. 总结了很多介词搭配。
11、德福考前必备阅读。德福阅读的难度和上外阅读的难度相近,略难。德福阅读也有不同的题型,所以在阅读的时候也可以练习到不同的答题技巧。
12、德福考前必备写作。德语专八的题目和德福作文的题目可以拿来进行作文写作的练习,德福作文很详细地讲解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而德语综合所考的一般是Pro和Kontra的作文类型,所以要积累一些写作的句型和词汇的,特别是不同话题的论点。
上外考研德语语言文学 写作与汉译德 部分参考书推荐:
1、德汉翻译教程,黄灰封面的。这本书的形式是先讲解理论再附上练习的内容,理论讲解的部分没有那么多,更加侧重于练习,但是它对于练习题目的讲解还是比较深刻的,将这本书过一遍,对于政论和科技的翻译还是会有一些进步
2、德国概况,大使馆所出版的中德两册。对于积累德国文化相关话题的词汇会有帮助,另外在翻译复习的时候大家一定要注意积累词汇。
3、《德语国家国情1000题》。
4、中国关键词(德语版),新世界出版社,2016.
5、十三五规划的中德版。这上面提到了很多政治的相关词汇,比如顶层设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等等。备考汉译德政治相关的内容,推荐可以看一下。
6、德汉翻译教程,张崇智. 2002.。书中后半部分也提到了汉译德的相关技巧,并有一些练习。
7、新德汉翻译教程. 王京平.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8、《德语学习》钟力平. 30周年精选, 翻译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
9、Einblick。每章后面有翻译练习和专八的翻译练习。
翻译主要是看你对各个话题的积累以及你对德语文本和中文文本的理解。在复习的时候,也要注意各个话题相关词汇的积累和一些翻译技巧的学习。
一、复试时间、地点:每年的3月下旬或4月初,一般都是在上外的虹口校区进行。
二、复试内容:满分500分,包括专业笔试 + 专业面试 + 二外面试(近几年没考,即使考分值也不高)
1、专业笔试 150分,1小时:德语综合能力测试,常考一篇德汉互译、作文题。
2、专业面试 350分,20分钟左右,比如:
1)候场时提前发看一篇文章,进场后老师会问五个文章中的细节问题,进行作答,比如本文主旨、某一段作者所想表达的意思,你的感想、观点、认识等。
2)朗读原文中的某一段落,考察口语、语音语调是否标准等。
3)老师读两段话你翻译,一段德译汉,一段汉译德,句子不难就是长,不能用笔记。
4)就所选的研究方向提几个简单问题,比如读过的某本外国文学名著,对作品的认识等。
5)接下来是进行一些问答,比如老师可能会问你来自哪个学校,未来的学习计划,想考哪个方向,为什么。德语问答过程中,语音语调好的话会有一定优势。
三、复试前须提交的复试材料,且参加复试时还需携带候场时会进行复试资格复查(以2024考研的为例):
参加复试前,应届毕业生需要登录上外的研究生招生系统网上提交(2024考研的为例):
1、初试准考证、
2、第二代身份证正反面照片(须确保身份证在有效期内)、
3、加盖公章的最高学历成绩单(应届生由所在高校教务处出具)
4. 学生证图片,含首页、照片页、个人信息页
5. 综合素质调查表,下载填写。
6. 诚信复试承诺书,下载填写。
参加复试前,往届毕业生需要登录上外的研究生招生系统网上提交(以去年2024考研的为例):
1.初试准考证
2.第二代身份证正反面照片(请确保身份证在有效期内)
3. 加盖公章的最高学历成绩单(往届生加盖本科毕业学校教务处红章,或由档案管理部门在成绩单复印件上盖章并注明成绩单内容与档案内成绩单内容一致)
4. 最高学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
5. 综合素质调查表、诚信复试承诺书,下载填写。
6. 一些仅限非专项计划的定向就业考生,其他考生无须提交的方面。比如档案所在人事部门同意报考的证明等方面。
四、考试成绩评定标准:
考生成绩评定考生的总成绩包括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初试技术分占50%、复试成绩占50%。按照总成绩由高到低排名,复试成绩不及格者不予录取。
五、复试结果通知:
复试结果一般是在复试结束后3个工作日内,通过上外研究生报考服务系统发布,考生登录系统查看复试结果,拟录取名单以学校公示为准。
一、复试时间、地点:每年的3月下旬或4月初,例如2024考研的是3月28号笔试、29号面试,在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
二、复试科目:满分350分,包括专业笔试+专业面试,考察德语基础能力,外语口语与听力、专业外语、专业课和专业综合、专业问题答问。
1、专业笔试,2小时,满分150分;
2、专业面试,时间一般不少于20分钟,满分200分,考察内容:
1)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
2)外语能力综合:外语听力与口语,50分;
3)专业和综合素质,150分;
面试中,会有自我介绍,老师会据此提问目前的学习状态以及对未来的学习方向、规划方面。面试全程录音录像,面试有5~6名老师参与面试。
三、复试前须提交的复试材料,且参加复试时还需携带候场时会进行复试资格复查(以2024考研的为例):
1.复试通知书(含诚信考试承诺书,请考生本人亲笔签名)【考生登录同济大学研究生招生系统(https://yjszs.tongii.edu.cn/)自行下载】
2.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
3.准考证(中国研究生招生网下载);
4.学历学位证明:
4.1 应届生提供注册章齐全的学生证或学信网近期下载的《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
4.2 往届生提供毕业证书或学信网近期下载的《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
表》;
5.本科成绩单(须盖本科学校教务管理部门公章);
6.已取得的科研成果、学术论文清单及发表文章全文(若有);
7.外语水平证明(如:全国高校外语专业等级考试、全国大学英语四级或六级证书、雅思、德福或 GRE/GMAT 成绩等);
8.获奖证书(不超过三项,若有);
9.专家亲笔签名书面推荐信2份(若有);
参加复试考生将上述材料电子版生成1个 PDF 文档(大小应不超过 10M,图文请保证清晰度)发送至本院研究生教务管理邮箱:tjsfljw@tongji.edu.cn,邮件命名格式为:“2024-报考专业-姓名-手机号”。接收截止时间:(北京时间)3 月 25 日中午 12:00止,考生请在发送邮件时在正文明确“考生 xxx 承诺邮件提交材料全部属实,如有虚假愿意承担相应责任。
四、考试成绩评定标准:
考生成绩评定考生的总成绩包括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初试成绩占50%、复试成绩占50%。按照总成绩由高到低排名,复试成绩不及格者不予录取。
五、复试结果通知:
复试结果一般是在院系各专业方向全部复试结束后3个工作日内,通过同济大学研究生报考服务系统发布,考生登录系统查看复试结果,拟录取名单以学校公示为准。
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奖学金、助学金(以2024年的为例)
以下是奖助学金设置情况,供大家参考,如有变动,以学校公布消息为准: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通常为20000元/年,学业奖学金通常分为三等(金额4000-12000元不等);国家助学金通常为6000元/年(目前是全覆盖的)。
非定向就业学术学位硕士生和非定向就业专业学位硕士生在入学后全部都可以获得8000元/学年的全额学业奖学金。硕士研究生还可获得不少于600元/月的助学金,每年发放10个月。
另外,非定向就业研究生都可以申请助教和助管的岗位,获聘后可得到额外资助。所有非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纳入上海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可申请办理国家助学贷款,可参加有关专项奖学金评定。
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研究生奖学金、助学金(以2024年的为例)
上外每年住宿费在1200左右。上外的奖学金分学业奖学金(每个研究生都有)和国家奖学金(需要申请)。
1、学业奖学金,分成三等。一等奖学金12000元,二等奖学金8000元,三等奖学金4000元。
研一,奖学金每个人都有,一样都是8000元,相当于抵掉学费。
研二,奖学金根据绩点、志愿服务、德育加分、学术成果等进行评比。所以研一还是要好好学习,并且有时间可以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也可以给自己丰富阅历。
2、国家奖学金,需要申请·筛选·评比,其过程更加严格,一个专业的一届研究生中大概只有一两人可以获得。但无论如何,好好学习才是王道。
德语语言文学专业近几年考研国家线:
复试国家线(A区)
24年 国家线:55(满分100) 83(满分150) 365(总分)
23年 国家线:54(满分100) 81(满分150) 363(总分)
22年 国家线:56(满分100) 84(满分150) 367(总分)
21年 国家线:53(满分100) 80(满分150) 355(总分)
20年 国家线:52(满分100) 78(满分150) 355(总分)
19年 国家线:51(满分100) 77(满分150) 355(总分)
18年 国家线:55(满分100) 83(满分150) 345(总分)
17年 国家线:53(满分100) 80(满分150) 345(总分)
16年 国家线:53(满分100) 80(满分150) 350(总分)
15年 国家线:52(满分100) 78(满分150) 345(总分)
14年 国家线:55(满分100) 83(满分150) 350(总分)
注:
单科、总分必须过国家线,否则会直接淘汰进不了任何学校的复试,也参加不了调剂。
国家线分A区和B区,A区国家线相对高。A区院校是指以下这些地区的院校: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21个省(市)。
德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专业的培养目标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培养具备坚实德语语言文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高层次专业人才,能够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文化、新闻、出版、党政管理及外事部门等行业的工作。具体目标包括:
专业素质和能力:学生应具备系统的德语语言文学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能够独立进行德语文学、语言学和翻译研究,具备较高的德语语言水平和教学及科研能力。
知识结构:学生需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了解国内外专家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学术动态,能够熟练运用研究方法及现代技术手段开展学术研究。
综合素质:学生应身心健康,具备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有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德语语言文学研究生毕业后的一些就业方向:
可以从事教育、科研、外事、外贸、科技翻译、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涉外企业、旅游公关、企事业等部门或单位从事德语教学、培训、科研、口译、笔译等与德语有关的工作。
1、德国驻华领事馆及德国各大文化、经济代表处任翻译;
2、考博,进入高等院校任教;
3、科研部门工作;
4、从事翻译工作,口译、笔译等与德语翻译有关的工作;
5、新闻出版、广播影视;
6、进入外企、外贸、国企及其他文化机构任职;
7、继续深造,读博;
8、培训机构德语教学;
其他一些就业方向例如: 考博为进高校发展做准备,德语教师,文化文学类翻译,经济金融类德语编辑,国际台德语资料编辑,外国文学策划编辑,德语技术支持,商务德语口语老师,外贸业务专员,德语写作老师,少儿德语教师,德语财务,德语网络工程师,专利信息工程师(德语),德语译审/翻译,德语学科编辑,德语教师,电子商务专员,考研德语教师,法律德文编辑,德语导游。
高译教育专注上外及上海其他院校考研保研辅导,也可以关注“高译考研”公众号,查看历史消息,有备考的一些干货,都是上外及上海其他院校考研相关的,各个专业。每个人的学习状态、效率都不一样,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