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JC英文全称:Master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它指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性学位(academic degree)而言的学位类型,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在人才培养方面,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
MJC新闻与传播(专硕)毕业后的一些就业方向:
新传毕业后一般可以去媒体、品牌方、广告公司、营销公司、公关公司、互联网公司等工作。全国各省市地区的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电影等传媒机构和相关行业。………
上外的MJC新闻与传播硕士研究生专业是2019年始设的,为专硕,学制为12万/2年,全日制。近些年,每年统考有四五百人报考,录取42~57人左右,报录比7.3%~13.7%左右。
比如:
上外MJC新闻与传播(专硕)历年考研统考报考人数、录取人数、推免人数、复试分数线、报录比:
拟招生(推免+统招):25年60人;24年60人;23年51人;22年54人;21年55人;20年45人;19年40人;
统招报考:24年人;23年472人;22年574人;21年394人;20年176人;19年101人;
统招进入复试:24年62人;23年72人;22年52人;21年58人;20年37人;19年19 人;
统考复试分数线:24年395分;23年383分;22年385分;21年369分;20年360分;19年358分;
统招录取:24年51人;23年57人;22年42人;21年54人;20年36人;19年19人;
统考报录比:24年;23年12%;22年7.3%;21年13.7%;20年26%;19年18.8%;
推免录取人数:25年24人(9月推免考录6人,6月底夏令营录18人);24年15人(9月推免考录9人,6月底夏令营录6人);23年21人(9月推免考录2人,7月夏令营录19人);22年12人(全部都是7月夏令营录);21年12人(全部都是7月份夏令营录)20年14人(9月推免考录3人,7月夏令营录11人);19年13人;
上外新闻与传播硕士研究生专业,与媒体新技术发展相融合,创新培养模式与教学方式,建立适应我国文化强国战略的高层次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机制,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创新国际传播理论与实践,培养 “国际化、实践型、厚基础”的特色人才。人才培养符合全球化、融媒体的发展趋势,满足新时代培养懂外语、精专业、通理论的复合型、应用型国际新闻传播高端人才需求。
下面,来具体看一下上外新传考研的考试要求、初试和复试的考试题型、近些年的报录比、分数线、参考书等方面,相信对大家考研择专业以及备考会很有帮助:
报考条件
上外MJC新闻与传播(专硕)考研报名要求,须符合下列条件(以2025考研的要求为例):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
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 9 月 1 日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专科)毕业学历后满 2 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 2 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
5、除法律(法学)专业之外,我校各专业均接受跨专业报考。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并于 考研报名前向上外研招综办出具书面证明。上外不接受在校的非应届本科毕业生(即大学本科 1 至 3 年级学生)报考,一经发现即取消考试、录取、入学、注册、就读、学籍等资格。
注:大专生以及不能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考生,须在国家一级中文核心学术期刊(CSSCI)上发表两篇及以上与报考专业相近或相关的学术论文。(同等学力考生指高职高专毕业生或本科结业生,本科毕业生或应届本科生不属于同等学力,正常报考即可,无以上要求。)
学费、学制
上外MJC新闻与传播(专硕)学费、学制:
只招全日制,12万/2年;
住宿费:800-1200元/年;
研究方向、实践机会、研究生课程
上外MJC新闻与传播(专硕)
一、研究方向:
1.全球媒体与国际报道、
2.国际企业与数字传播、
3.新媒体与智能传播、
4.多语种全球新闻传播 、
二、实践机会:
该专业与上海市委宣传部共建,深化与央媒和区级融媒体的合作,与新华社、中国日报社等国家级以及上海市媒体合作建立国际传播实习实践基地,共建“上外-松江全球传播实训基地”,创建高校英语融媒体实战平台,推动产学研模式落地。在学生培养全过程中,学科点引入学业导师与业界导师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让学生能在实战环境中迅速提高专业能力。
三、研究生课程:
该专业下设四个培养方向:全球媒体与国际报道、国际企业与品牌传播、新媒体与数字传播、多语种全球新闻传播。开设了新媒体研究与应用、媒体创业与实践、制片与制片管理等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系列课程。在知识层面,使学生具有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和宽广的视野;在实践层面,使学生熟悉行业前沿变化。学科点还充分利用语言优势,采用全英文模式讲授核心课程,保证学生能够运用英文进行国际新闻传播的实践,为我国国际新闻传播事业输送亟需的多语种人才。
初试复试考试科目、专业课常考题型
上外考研MJC新闻与传播专业考研:
一、初试科目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外国语(201 英语一、202 俄语、203 日语、240 法语、241 德语、242 西班牙语、243 阿拉伯语、244 意大利语、245 葡萄牙语、246 朝鲜语、247 泰语、248 波斯语、249越南语、250 印尼语、251 土耳其语、253 希腊语)
③ 334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④ 440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二、初试两门专业课考试大纲
1、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内容范围(考试语言:英文)
1)新闻与传播应用基础知识;
2)全球新闻、全球企业传播以及新媒体传播现象的实践与述评。
2、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试语言:中文)
1)新闻传播理论基础知识:重要概念、理论体系及当下热点问题;
2)国际传播:重要概念、理论体系及当下热点问题;
3)媒介发展史:重要概念、重大事件及历史进程。
三、初试专业课常考题型
1、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科目
这一科是英语答题,常考简答题、论述题、英英编译题、中英编译题。简单题常考新传理论、热点相关的题目,比如新媒体时代记者需具备的能力、某一新传理论在新媒体时代的嬗变;
中英编译和英英编译题,内容以时政热点为主,会涉及到领导人的会晤讲话,或是重大的国际事件。所以新闻编译是这门课必须要掌握的知识,比如报道标题、导语和正文如何写作。除了编译外,还可能会考察到的实务类型有评论、特写、报道策划和评估报告等等。、
2、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科目
这一科是中文答题,和其他院校的新闻理论科目考试的题型类似。
常考5道名词解释题,各10分;4道论述题,各25分
名词解释题,基本上是参考书里出现过的概念。
而论述题,则会更加灵活,考察运用理论对热点话题进行分析论述的能力。常考的内容有新媒体技术的发展(AI/5G/大数据等等)、媒体的传播形态(直播/短视频等)以及新环境下国际传播的变化。想要答好这些题目,除了要掌握基础知识外,还需要对业界和学界的热点有所关注,培养学术敏感度。
在高译课程里也会学习到英语新闻实务的写作技巧,提供大量的新闻练习和批改。在理论课程中,带读专业书、理清重要概念理论,进行专题、论述题的写作及批改,还有热点话题的梳理。
【2024上外考研MJC新传初试真题举例】
一、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满分150分,3小时)
1、Please discuss the pros and cons of ChatGPT in the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communication coverage. (20分)
2、Please choose a theory, and find a typical case of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for analysis, and explain why this case can be adapted to the theory. (30分)
3、英英编译题(50分)
给出的材料是中澳会晤对话稿。
4、中英编译题(50分)
给出的材料是关于土耳其地震方面的。
二、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科目(满分150分,3小时)
1、解释题(共5题,每题10分)
1)社会渗透
2)认知失调
3)选择或然率
4)准社会互动
5)传播偏向
2、论述题(共4题,每题25分)
1)请论述新媒体时代国际传播的变化,结合这些变化谈谈他文化思想的对外传播。
2)请结合国内外重大突发事件,谈谈你对网络舆论极化的理解。
3)今年是大模型元年,请谈谈你对 AI大模型的技术应用与治理的理解。
4)现代报刊是新闻传播的第一个载体,最早在欧洲问世,逐步推广到世界。为来挺LT何现代报刊最早起源于欧洲,试析其起源的条件。
传送门:
真题回顾,2024上外MJC新传、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专业考研真题
真题回顾,上外考研MJC新传、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全球传播专业(2021年~2023年)考研初试真题回顾
【备考小贴士】
上外MJC新传考研专业课备考的几点建议:
考研的备考过程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三月中旬前确定好自己的目标院校和考试专业。
一月份~四月份阶段:
打基础为主,在理论科目上,精读基础的参考书,并做好相应的笔记,搭建新传理论的知识框架,对新传的理论知识要有基础的掌握,切忌囫囵吞枣,要把知识点给弄懂。
在实务科目上,要阅读参考书,掌握英语新闻实务类型的写法和规则,除此之外要保持每天看新闻的习惯,比如Xinhua、CGTN、China Daily或者shine的新闻稿。看新闻是备考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看新闻点、使用的词汇表达以及写作的逻辑,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新闻语感,同时也是积累热点的过程。这两个科目的学习可以同时交错进行。这一阶段的学习最好要在暑假之前进行。
五月~九月是进阶提升阶段:
对于实务来说,要保持练习的节奏,掌握不同新闻主题的写作方法,甚至可以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在理论科目上,就不只是停留在参考书的理论上,需要进行专题学习,在专题学习中开始进行论述题的学习,掌握论述题的写作技巧、积累答题语料和案例,锻炼快速思考和书写的能力。对于理论知识,要加强重点难点的学习,并学会联系热点话题去思考和理解。
十月~十二月为冲刺阶段,需要回顾书本,查漏补缺,进行模拟考。
复试科目、题型
上外MJC新闻与传播(专硕)考研复试
一、复试时间:每年的3月底,或4月初;
二、复试科目:满分150分,专业笔试150分、专业面试200分、外语口试50分。
1、专业笔试:新闻与传播综合,题型一般是简答题、论述题,往年也考过名词解释。
2、专业面试,20分钟左右,通常是进考场后抽题回答,一般是两道中问题、一道英文题,比如往年有学生考到过国际传播相关的题目。以及回答面试老师的新闻学、传播学方面的专业知识提问,以及常规问题,考试全程匿名考试,没有自我介绍。
3、外语口试,考试语种是英语或初试所考的外语科目,复试的备考中建议两个语种的都准备一下,考试一般跟专业面试一起。
传送门:
真题回顾,2024上外MJC新传、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专业考研真题
真题回顾,上外考研MJC新传、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全球传播专业(2021年~2023年)考研初试真题回顾
备考参考书目
上外MJC新闻与传播专硕考研备考参考书目,上外在招生专业目录里面指定了复试参考书目,初试备考也可以使用:
一、初试备考参考书目推荐: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传播学理论》,往年试卷中考过很多传播学理论的内容、建议书中知识点背熟。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
《报刊英语研究》张健;
《新闻英语文体与范文评析》张健;
《News Writing and Reporting》梅尔文·门彻;
《传播理论导引》韦斯特·特纳 2007;
《国际传播理论、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吴飞 2016;
《世界新闻传播史》陈力丹 2016;
二、复试备考参考书目:
1、《传播理论导引》韦斯特·特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国际传播的理论、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吴飞,经济科学出版社,2016
3、《世界新闻传播史》,陈力丹,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
近些年考研复试国家线
新闻与传播专业近几年考研国家线:
国家线(A区):
2024考研 55(满分100) 83(满分150) 365(总分)
2023考研 54(满分100) 81(满分150) 363(总分)
2022考研 56(满分100) 84(满分150) 367(总分)
2021考研 53(满分100) 80(满分150) 355(总分)
2020考研 52(满分100) 78(满分150) 355(总分)
2019考研 51(满分100) 77(满分150) 355(总分)
2018考研 55(满分100) 83(满分150) 345(总分)
2017考研 53(满分100) 80(满分150) 345(总分)
2016考研 53(满分100) 80(满分150) 350(总分)
2015考研 52(满分100) 78(满分150) 345(总分)
2014考研 55(满分100) 83(满分150) 350(总分)
注:
单科、总分必须过国家线,否则会直接淘汰进不了任何学校的复试,也参加不了调剂。
国家线分A区和B区,A区国家线相对高。A区院校是指以下这些地区的院校: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21个省(市)。
上外MJC新传考研近些年考研招录情况
能否进入复试取决于初试的技术分(专业课一+专业课二+外语+政治+政策加分(从2021年多的开始改成按这样算了,政策加分这块很少有能获得的,影响不大),在国家线基础上,上外复试采取差额比例按照 120%-200%按照技术分的排名选拔一定的学生进入复试):
上外考研是否可以跨考、是否招收非全日制
以上外2025考研招生简章中规定的为例
一、上外是否招收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上外只有工商管理(MBA,专业代码:125100)、公共管理(MPA,专业代码:125200)、国际事务硕士(MIA,专业代码 035500)的培养方式有非全日制的,上外其它专业的培养方式均为全日制学习。
其中工商管理专业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公共管理和国际事务这两个只招非全日制的(在职的定向就业人员)
二、上外考研是否可以跨考?
上外只有法律(法学)专业不能跨专业考报考,其他所有专业都可以跨专业报考。
研究生奖学金、助学金
上外研究生奖学金、生活补助:
上外研究生奖助体系主要包括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学费减免、困难补助等方面。
上外每年住宿费在1200左右。上外的奖学金分学业奖学金(每个研究生都有)和国家奖学金(需要申请)。
1、学业奖学金,分成三等。一等奖学金12000元,二等奖学金8000元,三等奖学金4000元。
研一,奖学金8000元,相当于抵掉学费。
研二,奖学金根据绩点、志愿服务、德育加分、学术成果等进行评比。所以研一还是要好好学习,并且有时间可以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也可以给自己丰富阅历。
2、国家奖学金,需要申请·筛选·评比,其过程更加严格,一个专业的一届研究生中大概只有一两人可以获得。但无论如何,好好学习才是王道。
推荐阅读:
上外新闻学考研备考指引,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上外新闻学考研643新闻传播实务张健蓝皮书《新闻英语文体与范文评析》使用建议
上外考研备考,新闻学(多语种方向)初试备考攻略
上外考研新闻学(多语种全球新闻方向)考上后学习哪些内容、就业前景怎么样?
备考福利!
添加高译咨询老师领取初试备考模拟题(真题难度),发送“考研+备考专业+免费资料领取”:焦老师13641868909(微信同号):李老师15001949580(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