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硕士专业简介

2024-10-24

  一、学位点概况

  上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于2009年成功申报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目前下设有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及社会体育指导3个专业领域。本授权点能够依托综合性大学及地方性高校的独特优势,拓宽专业基础、注重地方需求,立足于服务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等工作,为上海市及长三角地区体育相关领域提供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体育强国及健康中国建设服务。尤其能积极参与上海市基础教育改革实践,推动上海市基础教育体育学科发展,成为上海市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决策咨询的重要基地。师资力量较强,现有校内导师45人(正高8人、副高24人,具有博士学位35人),校外导师10余人。重视校际合作,从今年起推动“沪赣合作计划”,由上海师范大学与上饶师范学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实施“两段式”培养模式(第一学年在上海师范大学、第二学年在上饶师范学院完成相关学业)。

  二、指导教师介绍(按拼音排序)

  (一)校内导师

  1、高幕峰,硕士,教授,上海市武术协会副会长,上海中华武术会副会长,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带头人。长期致力于武术理论和训练方法、学校武术的研究与推广,曾多次赴日本、美国、非洲等国家进行讲学、交流,在武术界享有较高的声誉,是该领域的知名学者和教育家。主持或参与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等多项重要课题累计超过10项,涵盖了武术教学、传统体育文化、武术数字化转型等多个方面,多篇论文发表在奥运会、全运会和CSSCI等国内外重要的会议和核心期刊上,极大地推动了相关领域的学术发展。参编2部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教材,并主持制定了上海市教委的《上海市中考武术项目考核标准》、《上海市武术段前级评定标准》等,上海市非遗专家组成员,为武术教育的标准化、系统化及数字化做出了积极贡献。多次组织各级各类武术比赛、培训和文化交流活动,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武术精神,同时也为推动武术在大众中的普及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2、马瑞,博士,教授,副院长,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带头人。北京体育大学获得硕士学位,上海体育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美国密歇根大学运动科学学院访问学者。承担过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国家体育总局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等省部级课题。研究领域:幼儿体育、青少年体育、学校体育。

  3、汤利军,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学,美国Slippery Rock University访问学者,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分会理事,教育部学位委员会评审专家。主编、参编多本教材书籍;主持省部级课题多项,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全国工科院校科研优秀教师,论文获各类奖项30余次。带高水平田径队参加全国、省市各类比赛,获奖50次左右。

  4、薛原,博士、教授、体育学院院长。上海体育大学教育学学士,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博士,美国东北州立大学访问学者。研究领域包括:学校体育学、特殊人群体育教育、体育教学创新研究。承担上海市教委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视障和特殊人群参与体育运动管理等科研项目、上海市重点教改项目等。曾获上海师范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上海师范大学精彩课堂奖;上海师范大学“王乐三奖教金;上海师范大学“行知特别贡献奖”;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奖项。

  5、袁凌燕,上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体育教学专业学科负责人、复旦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后、美国uiuc访问学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国家重点专项评审专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哲社项目15余项。长年从事运动与慢病、青少年脊柱健康促进的研究与教育实践,获得全国高校虚拟仿真教学创新实验项目团队、一流课程。担任上海市疾控中心科普专家、上海教育电视台、哈哈炫动等电视台科普讲座。成果转化应用20余所中小学,获得挑战杯、互联网+等国奖、上海市金奖。惠及校内外师生10万余人,受到上海电视台、光明日报、文汇报、新民周刊等多家媒体持续关注报道。

  6、尹剑春,男, 江苏扬州人,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促进、中华传统体育健心效益的循证研究。美国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和英国Liverpool John Moores University访问学者。以第一作者身份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Mental Health and Physical Activity,天津体育学院学报,体育与科学,中国运动医学杂志等国际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4篇,出版专著1部,并主要参与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

  7、张钧,博士,教授,复旦大学博士后,运动人体科学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领域为运动、营养和健康管理、体育保健与康复等。现担任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评审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体育保健康复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营养学会运动营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营养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老年医学会运动健康专委会常务委员、上海市健康科技协会运动功能健康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体育科学会运动营养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药学会老年药学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康复医学会重症专委会委员,上海市康复医学会体医融合专委会委员、上海市肿瘤研究所客座教授、美国管理技术大学教授等。主持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博士后基金、部省级及横向课题30项。在SCI及国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多篇。主编和参编全国教材20余本。获得专利授权3个。

  8、张元文,博士,教授,上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带头人;现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理事,曾任上海市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北京冬奥会中国代表团全项参赛的比较优势与风险控制研究》、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上海市教育科学项目等多项课题,国家级规划教材《球类运动-篮球》编委,在《体育科学》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专著4本,曾参与中小学篮球器材国家标准的研制。

  (二)上饶师范学院导师

  1、曹杨,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体育教学、全民健身及劳动教育领域研究,主持完成江西省基础教育课题1项、江西省教学改革研究课题1项、企业横向课题2项;主持在研江西省社会科学“十四五”基金项目课题1项、企业横向课题1项;专利2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省级课题多项。先后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medicine》《Journal of commercial biotechnology》《文化产业》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数篇;先后荣获江西省教学成果省级一等奖(排名前二)、全省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团体一等奖、全省第四届教育工会气排球第一名、江西省运动会气排球比赛第二名等多项奖项。

  2、卢金逵,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上饶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副院长。北大核心《中国学校卫生》杂志通讯编委,主要从事体育产业、运动与学生体质健康的研究。主持完成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江西省体育局项目等多项课题研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中英文核心论文共16篇,其中SSCI/SCI英文论文7篇,以第一作者在体育类权威核心期刊《体育科学》上发表论文2篇。

  3、肖海,博士,副教授,定向运动国家一级裁判、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上饶师范学院青年骨干教师。主要从事体育社会学、青少年身体素养领域研究,主持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江西省基础教育研究项目、江西省体育局项目等省部级课题及上饶市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市厅级课题共5项;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同时担任了多家刊物的审稿人。

  4、余奂,博士,讲师,软式网球国家一级运动员、网球国家二级运动员、网球一级裁判员、PTR认证网球教练员、上饶师范学院青年骨干教师,现任上饶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体质健康测试中心主任。主要从事网球运动的训练理论和实践研究、学生体质健康评价与促进研究,主持在研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企业横向课题1项,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1项,近五年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核心论文4篇。

  三、课程设置

  本专业除按学校规定完成学位公共课程外,设置了学位基础课程:学术规范与论文指导、计算机和逻辑学等;学位专业课程:体育教材教法(1)、体育教材教法(2)、体育管理理论与实务、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等;任意选修课:民间传统体育与养生体育锻炼与安全卫生专题、体育教学设计、体育竞赛组织与策划专题、学校课余运动训练专题和健康教育学等;实践课:专业实践。

  四、就业方向

  本专业主要就业方向:学校体育教学、体育教学管理、体育科学研究、业余体校教练员及管理人员、体育产业公司管理人员、体育健身指导等。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自由容器
高译教育-专注上外及上海其他院校考研保研辅导-成绩见证品牌实力!
高译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铸诚大厦B座704;
高译电话:400-800-5761;焦老师13641868909(微信同号);李老师15001949580(微信同号);